教宗方濟各三鐘經 從施捨中獲得更多的恩寵是施予的人
教宗10月27日主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省思了當天主日的福音,邀請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眾多信友,效法巴爾提買的信德,一旦接近耶穌就毫不猶豫地跟隨祂。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10月27日主日按照慣例,於正午時分在梵蒂岡宗座大樓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誦念三鐘經。在念經前,教宗省思了當天主日福音的內容(谷十46-52),其中記述的是耶穌治好耶里哥的一個瞎子。以下是教宗省思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主日好!
今天禮儀中的福音(谷十46-52)向我們講述耶穌,祂治好了一個瞎眼的人。這人名叫巴爾提買,可是路上的行人忽視他的存在:他是一個貧窮的乞丐。行人不把這個瞎眼的人放在眼裡。他們遺棄他、不把他放在眼裡。沒有關懷的目光,沒有憐憫的情感。即使巴爾提買看不到,但他聽得到,而且叫出聲來。他喊叫,大聲呼喚:“達味之子,可憐我罷!”(48節)耶穌卻聽到他、看到他。耶穌站住並詢問他:“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51節)
“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在一個瞎眼人面前,這詢問看似一個挑釁,實則卻是一個試探。耶穌在問巴爾提買,他真正尋找的是誰,出於什麼原因?對你而言,誰是“達味之子”?就這樣,上主開始打開瞎子的雙眼。我們來思考這次成了對話相遇的3個方面:喊叫、信德、行走。
首先是巴爾提買的喊叫,這並非僅是一項請求幫助。這是他對自己的肯定。這瞎眼人在說:“我存在,你們看看我吧。耶穌,我看不見。祢看到我嗎?”是的,耶穌看到這乞丐,用身體的耳朵和心靈的雙耳聽他說話。看看我們在街上遇到乞丐時的的樣子:多少次我們轉面不顧,多少次我們視而不見,就好像他不存在一樣。我們聽到乞丐們的呼號了嗎?
第二個方面:信德。耶穌說,“去罷!你的信德救了你” (52節)。巴爾提買看見,因為他相信;基督是他雙眼的光。上主注視就如巴爾提買注視祂那樣。我是如何看待一個乞丐?我不理會他?我注視他如同耶穌那樣嗎?我能明白他的問題、他呼求幫助的喊聲嗎?當你施捨時,你注視乞丐的眼睛嗎?你握住他的手感受他的存在嗎?
最後是行走:被治癒的巴爾提買“就在路上跟著耶穌去了”(52節)。但我們每個人都是巴爾提買,有內心的盲目,一旦接近耶穌,就跟隨祂。當你接近一個窮人,讓他感到你的親近,是耶穌藉著那個窮人接近你。請大家不要混淆:施捨不是慈善。從施捨中獲得更多的恩寵是施予的人,因為他讓上主的眼睛注視自己。
在與耶穌相遇的光照下,我們能反躬自問:我在路上是否看到我的乞丐弟兄?我在上主面前是否承認自己是個乞丐?我是否懷著信賴尋求總是憐憫我的天主的慈悲?
讓我們一起懇請救恩的曙光聖母瑪利亞,在基督之光下守護我們的行程。
|